9月2日,河钢股份发布《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唐山分公司退城搬迁实施进展的公告》,按照唐山市政府对本次关停的总体实施计划和安排,唐山分公司涉及退城搬迁的资产已全部关停。
9月14日,天津市天丰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高炉已经全部停产,主要涉及580立方米及630立方米高炉各一座,钢铁产能183万吨。
9月17日,天津新天钢铁集团第三轧制公司停产,涉及2座1260立方米的高炉和2座120吨的转炉, 产能300万吨。
9月22日,天津江天钢铁有限公司彻底停产,涉及820立方米高炉一座,钢铁年产能135万吨。
9月23日,承德盛丰钢铁有限公司成立在2003年,是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集烧结、炼铁、炼钢、轧钢为一体、具备年产铁钢材各150万吨的钢铁联合企业。
这些关停虽然集中在2020年8、9月份,实际上天津市和河北省在2018年已开始部署,如《天津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2018—2020年)》、《河北省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方案(2018—2020年)》,今年都是攻坚收官之年。河北省要求合理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关小促大、保优压劣,2020年压减退出粗钢产能1400万吨,到2020年底将全省钢铁产能控制在2亿吨以内,确保“十三五”去产能工作圆满收官。
再其次,处于京津冀核心区的河北还是天津,空气治理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根据生态环境部所发布新闻,经过三年的努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的PM2.5平均浓度从10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70微克/立方米,累计下降了32.7%,平均重污染天由37.4天下降到14.1天,下降了62%。但空气质量排名压力依然很大,根据9月底168城市累计排名(非环保部公示,数据仅供参考),在AQI(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全国后十中,河北依然有唐山、石家庄、邯郸、邢台上榜,天津大概处于倒数30位左右。加上马上进入秋冬防季节,哪个城市也不愿意在全国排名中数据太难看。
此外,这些产能大多早已有了去处,属于应予关停,如9月7日河钢唐钢1号2922立方米高炉成功点火,河钢唐钢新区正式投产,标志着河北钢铁产业区位调整取得关键性突破。
另外一些则是产能已卖出,如2019年公示文件,承德盛丰钢铁有限公司的炼铁产能的受让方为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炼钢产能的受让方为广东金晟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天丰钢铁产能也已在2019年10月转让给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2019年11月28日,中国东方集团公告称,防城港津西已与天津天重(江天重工)订立产能转让协议,总代价为人民币11.58亿元。
随着钢铁产能压减政策的逐渐落实,天津和河北重工业围城现象将逐渐好转,天津市江天重工、天丰钢铁、轧三钢铁关停后,天津市目前仅剩荣程钢铁、天钢、天铁(地处河北涉县)以及天管集团4家钢企。
而河北在关停普钢企业,压减产能的同时,根据钢铁产业链集群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着力促进产品结构高端化升级,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超轻金属材料、3D打印金属材料、航空航天领域用合金材料等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培育一批“人无我有”的高科技钢铁产品。
预计后期还会有钢企搬迁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