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行业效益好转也带动了投资冲动,粗钢产量持续快速增长,从2016年的8.08亿吨到2018年达到9.28亿吨,2019年9.96亿吨,2020年预计10.5亿吨。可以清晰看到,国内粗钢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已给钢铁行业带来一些问题,也对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带来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粗钢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钢铁企业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2019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钢铁企业仅实现利润1889.9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0.9%;累计销售利润率4.43%,比2018年下降2.63个百分点。2020年1-11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934亿元,同比增长3.2%;累计销售利润率4.36%,比2019年同期下降0.23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继续下滑。
(二)粗钢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难度。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至2020年,全国粗钢产量预计增长约1.22亿吨,其中钢筋增长约5600万吨,折算粗钢预计占比46.8%;线材增长约2200万吨,折算粗钢预计占比18.3%,二者合计占比65.1%。可以看到,近年来粗钢产量大幅增长的品种主要是用于建筑行业的钢筋和线材。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相比,虽然淘汰了大量落后钢铁产能,但部分升级装备仍以生产普通钢材为主,与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有些背离,也不符合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初衷。
(三)粗钢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增加了区域环境承载压力、资源与能源负荷和产业安全风险。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已提出,我国“十三五”时期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动能源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提升。加强能耗双控已经成为破解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瓶颈约束的必要手段。当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以及节能任务已对能耗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十四五”要完成能耗双控目标存在较大难度,要求各地必须严格控制能耗增长,不断优化能耗结构。粗钢产量的快速增长势必带来能耗的持续增加,给各地能耗控制持续加压,同时大量消耗进口铁矿石,增加国内资源供给压力和产业安全风险。
